本篇內(nèi)容主要講解“JAVA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什么”,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本文介紹的方法操作簡單快捷,實用性強。下面就讓小編來帶大家學(xué)習(xí)“JAVA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什么”吧!
成都創(chuàng)新互聯(lián)是一家網(wǎng)站制作、網(wǎng)站設(shè)計,提供網(wǎng)頁設(shè)計,網(wǎng)站設(shè)計,網(wǎng)站制作,建網(wǎng)站,按需規(guī)劃網(wǎng)站,網(wǎng)站開發(fā)公司,從2013年成立是互聯(lián)行業(yè)建設(shè)者,服務(wù)者。以提升客戶品牌價值為核心業(yè)務(wù),全程參與項目的網(wǎng)站策劃設(shè)計制作,前端開發(fā),后臺程序制作以及后期項目運營并提出專業(yè)建議和思路。
下面的四個方法都可以刪除文件或文件夾,它們的共同點是:當(dāng)文件夾中包含子文件的時候都會刪除失敗,也就是說這四個方法只能刪除空文件夾。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tǒng)IO中的File類和NIO中的Path類既可以代表文件,也可以代表文件夾。
File類的delete()
File類的deleteOnExit()
Files.delete(Path path)
Files.deleteIfExists(Path path);
它們之間的差異:
成功的返回值 | 是否能判別文件夾不存在導(dǎo)致失敗 | 是否能判別文件夾不為空導(dǎo)致失敗 | 備注 | |
---|---|---|---|---|
File類的delete() | true | 不能(返回false) | 不能(返回false) | 傳統(tǒng)IO |
File類的deleteOnExit() | void | 不能,但不存在就不會去執(zhí)行刪除 | 不能(返回void) | 傳統(tǒng)IO,這是個坑,避免使用 |
Files.delete(Path path) | void | NoSuchFileException | DirectoryNotEmptyException | NIO,筆者推薦使用 |
Files.deleteIfExists(Path path); | true | false | DirectoryNotEmptyException | NIO |
由上面的對比可以看出,傳統(tǒng)IO方法刪除文件或文件夾,再刪除失敗的時候,最多返回一個false。通過這個false無法發(fā)掘刪除失敗的具體原因,是因為文件本身不存在刪除失敗?還是文件夾不為空導(dǎo)致的刪除失敗?
NIO 的方法在這一點上,就做的比較好,刪除成功或失敗都有具體的返回值或者異常信息,這樣有利于我們在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時候更好的做程序的異常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傳統(tǒng)IO中的deleteOnExit方法,筆者覺得應(yīng)該避免使用它。它永遠只返回void,刪除失敗也不會有任何的Exception拋出,所以我建議不要用,以免在你刪除失敗的時候沒有任何的響應(yīng),而你可能誤以為刪除成功了。
//false只能告訴你失敗了 ,但是沒有給出任何失敗的原因 [@Test](https://my.oschina.net/azibug) void testDeleteFileDir1() { File file = new File("D:\\data\\test"); boolean deleted = file.delete(); System.out.println(deleted); } //void ,刪除失敗沒有任何提示,應(yīng)避免使用這個方法,就是個坑 [@Test](https://my.oschina.net/azibug) void testDeleteFileDir2() { File file = new File("D:\\data\\test1"); file.deleteOnExit(); } //如果文件不存在,拋出NoSuchFileException //如果文件夾里面包含文件,拋出DirectoryNotEmptyException [@Test](https://my.oschina.net/azibug) void testDeleteFileDir3() throws IOException { Path path = Paths.get("D:\\data\\test1"); Files.delete(path); //返回值void } //如果文件不存在,返回false,表示刪除失敗(文件不存在) //如果文件夾里面包含文件,拋出DirectoryNotEmptyException [@Test](https://my.oschina.net/azibug) void testDeleteFileDir4() throws IOException { Path path = Paths.get("D:\\data\\test1"); boolean result = Files.deleteIfExists(path);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歸根結(jié)底,建議大家使用java NIO的Files.delete(Path path)
和Files.deleteIfExists(Path path);
進行文件或文件夾的刪除。
上文已經(jīng)說了,那四個API刪除文件夾的時候,如果文件夾包含子文件,就會刪除失敗。那么,如果我們確實想刪除整個文件夾,該怎么辦?
為了方便我們后面進行試驗,先去創(chuàng)建這樣一個目錄結(jié)構(gòu),“.log”結(jié)尾的是數(shù)據(jù)文件,其他的是文件夾
可以使用代面的代碼進行創(chuàng)建
private void createMoreFiles()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s.createDirectories(Paths.get("D:\\data\\test1\\test2\\test3\\test4\\test5\\")); Files.write(Paths.get("D:\\data\\test1\\test2\\test2.log"), "hello".getBytes()); Files.write(Paths.get("D:\\data\\test1\\test2\\test3\\test3.log"), "hello".getBytes()); }
使用walkFileTree方法遍歷整個文件目錄樹,使用FileVisitor處理遍歷出來的每一項文件或文件夾
FileVisitor的visitFile方法用來處理遍歷結(jié)果中的“文件”,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個方法里面刪除文件
FileVisitor的postVisitDirectory方法,注意方法中的“post”表示“后去做……”的意思,所以用來文件都處理完成之后再去處理文件夾,所以使用這個方法刪除文件夾就可以有效避免文件夾內(nèi)容不為空的異常,因為在去刪除文件夾之前,該文件夾里面的文件已經(jīng)被刪除了。
[@Test](https://my.oschina.net/azibug) void testDeleteFileDir5() throws IOException { createMoreFiles(); Path path = Paths.get("D:\\data\\test1\\test2"); Files.walkFileTree(path, new SimpleFileVisitor<Path>() { // 先去遍歷刪除文件 @Override public FileVisitResult visitFile(Path file, BasicFileAttributes attrs)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s.delete(file); System.out.printf("文件被刪除 : %s%n", file); return FileVisitResult.CONTINUE; } // 再去遍歷刪除目錄 @Override public FileVisitResult postVisitDirectory(Path dir, IOException exc)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s.delete(dir); System.out.printf("文件夾被刪除: %s%n", dir); return FileVisitResult.CONTINUE; } } ); }
下面的輸出體現(xiàn)了文件的刪除順序
文件被刪除 : D:\data\test1\test2\test2.log 文件被刪除 : D:\data\test1\test2\test3\test3.log 文件夾被刪除 : D:\data\test1\test2\test3\test4\test5 文件夾被刪除 : D:\data\test1\test2\test3\test4 文件夾被刪除 : D:\data\test1\test2\test3 文件夾被刪除 : D:\data\test1\test2
我們既然可以遍歷出文件夾或者文件,我們就可以在處理的過程中進行過濾。比如:
按文件名刪除文件或文件夾,參數(shù)Path里面含有文件或文件夾名稱
按文件創(chuàng)建時間、修改時間、文件大小等信息去刪除文件,參數(shù)BasicFileAttributes 里面包含了這些文件信息。
如果你對Stream流語法不太熟悉的話,這種方法稍微難理解一點,但是說實話也非常簡單。
使用Files.walk遍歷文件夾(包含子文件夾及子其文件),遍歷結(jié)果是一個Stream<Path>
對每一個遍歷出來的結(jié)果進行處理,調(diào)用Files.delete就可以了。
@Test void testDeleteFileDir6() throws IOException { createMoreFiles(); Path path = Paths.get("D:\\data\\test1\\test2"); try (Stream<Path> walk = Files.walk(path)) { walk.sorted(Comparator.reverseOrder()) .forEach(DeleteFileDir::deleteDirectoryStream); } } private static void deleteDirectoryStream(Path path) { try { Files.delete(path); System.out.printf("刪除文件成功:%s%n",path.toString());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err.printf("無法刪除的路徑 %s%n%s", path, e); } }
問題:怎么能做到先去刪除文件,再去刪除文件夾?。 利用的是字符串的排序規(guī)則,從字符串排序規(guī)則上講,“D:\data\test1\test2”一定排在“D:\data\test1\test2\test2.log”的前面。所以我們使用“sorted(Comparator.reverseOrder())”把Stream順序顛倒一下,就達到了先刪除文件,再刪除文件夾的目的。
下面的輸出,是最終執(zhí)行結(jié)果的刪除順序。
刪除文件成功:D:\data\test1\test2\test3\test4\test5 刪除文件成功:D:\data\test1\test2\test3\test4 刪除文件成功:D:\data\test1\test2\test3\test3.log 刪除文件成功:D:\data\test1\test2\test3 刪除文件成功:D:\data\test1\test2\test2.log 刪除文件成功:D:\data\test1\test2
傳統(tǒng)的通過遞歸去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就比較經(jīng)典了
//傳統(tǒng)IO遞歸刪除 @Test void testDeleteFileDir7() throws IOException { createMoreFiles(); File file = new File("D:\\data\\test1\\test2"); deleteDirectoryLegacyIO(file); } private void deleteDirectoryLegacyIO(File file) { File[] list = file.listFiles(); //無法做到list多層文件夾數(shù)據(jù) if (list != null) { for (File temp : list) { //先去遞歸刪除子文件夾及子文件 deleteDirectoryLegacyIO(temp); //注意這里是遞歸調(diào)用 } } if (file.delete()) { //再刪除自己本身的文件夾 System.out.printf("刪除成功 : %s%n", file); } else { System.err.printf("刪除失敗 : %s%n", file); } }
需要注意的是:
listFiles()
方法只能列出文件夾下面的一層文件或文件夾,不能列出子文件夾及其子文件。
先去遞歸刪除子文件夾,再去刪除文件夾自己本身
到此,相信大家對“JAVA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什么”有了更深的了解,不妨來實際操作一番吧!這里是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網(wǎng)站,更多相關(guān)內(nèi)容可以進入相關(guān)頻道進行查詢,關(guān)注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xí)!
分享題目:JAVA刪除文件或文件夾的方法是什么
網(wǎng)站地址:http://aaarwkj.com/article38/peiopp.html
成都網(wǎng)站建設(shè)公司_創(chuàng)新互聯(lián),為您提供Google、微信小程序、虛擬主機、小程序開發(fā)、手機網(wǎng)站建設(shè)、服務(wù)器托管
聲明:本網(wǎng)站發(fā)布的內(nèi)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用戶投稿、用戶轉(zhuǎn)載內(nèi)容為主,如果涉及侵權(quán)請盡快告知,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站立場,如需處理請聯(lián)系客服。電話:028-86922220;郵箱:631063699@qq.com。內(nèi)容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zhuǎn)載,或轉(zhuǎn)載時需注明來源: 創(chuàng)新互聯(lián)